本帖最后由 车车飞飞 于 2025-8-11 15:14 编辑
石油多头常用一个安慰自己的故事来缓解对未来的担忧:
虽然欧洲和加州的少数特权群体可能已经为电动车疯狂,但全球南方的数十亿司机将为石油需求提供下一波增长动力。
然而,看看人们现在实际购买的汽车和两轮车就会发现,发展中国家在电动车上的热情远远不落后于富裕国家,反而在加速前进。
在中国(插电式汽车市场份额接近一半)之外,邻国越南也不遑多让:纯电动车制造商VinFast今年上半年占据了三分之一以上的汽车销量。根据Strategy&的调查,土耳其第一季度纯电动车销量占比达13%,是西班牙和澳洲的两倍。印尼占比与美国相当,为7.4%;马来西亚上半年为8.6%。
这些国家都有传统燃油车产业,而在完全依赖进口的国家,转型速度更快。去年,尼泊尔、斯里兰卡和吉布提进口车辆总价值的四分之三以上是纯电动车;埃塞俄比亚和老挝的进口份额分别为40%和30%。
国际能源署数据显示,2024年发展中国家插电式汽车销量整体增长了60%。
正如海湾产油国的电动车浪潮所示,世界正在以惊人的速度转向电动交通。
这种变化的速度,让石油输出国组织(OPEC)预计发展中经济体到2050年石油消费将增加一半的想法显得天真。
这种快速电动化也可能放缓。近年来,新兴市场的电动车买家享受了进口关税、牌照和销售税的多项豁免。这些补贴可能会随着市场成熟而取消。
不过,寄希望于此来推动汽油回潮的依据很薄弱。去年在主要新兴市场,电动车价格已与传统汽车大致持平(在泰国甚至更便宜)。电池成本下降与产量增加又推动中国主流电动车价格下降约10%,美元走弱也提高了许多国家的购买力。
再加上电动车较低的使用成本,在新兴市场,大量车辆被用作出租车或货运工具,即便没有政府支持,电动车也有望与燃油车保持竞争力。
从宏观经济角度看,政策制定者也可能延长激励措施。在印度和巴基斯坦,石油天然气占进口总额的三分之一,而美国和欧盟约为10%。这种高度依赖使经济容易受油价波动影响,也意味着运输燃料支出流向国外而非在国内经济循环。
2022年一项研究称,将印度一半汽车改为电动就足以消除该国长期的经常账户赤字。
传统汽车在经销商下架多年后仍会消耗汽油。彭博新能源财经预计,无插电汽车总保有量要到2028年才会见顶。
但到2030年,电动车将取代约530万桶/日的石油,相当于目前全球道路燃料消费的十分之一。
目前,认为道路燃料需求仍有韧性的理由并不是新兴市场会用得更多,而是富裕国家自己设下关税壁垒、充电设施铺设不力、放松燃油经济性标准,从而破坏了自己的转型计划。
这让传统车企多捱几年,同时让全球南方的竞争者抢占技术领先地位。
世界大部分地区已在享受更清洁、更便宜的交通方式,而等到发达国家意识到自己落后多远时,恐怕为时已晚。

全球转向电动车的速度比你想象的更快
全球转向电动车的速度比你想象的更快
全球转向电动车的速度比你想象的更快
全球转向电动车的速度比你想象的更快
|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