辛弃疾曾经有首词中曾说过:“还自叹,中年多病,不堪离别。”这种情况像极了处于中年阶段的我们。上有老,下有小的家庭压力;工作压力;社会压力;自己的身体状况等,各方面的压力,使我们无法喘息。 所以,对于中年人来说:不纠烂事,不缠烂人,不做烂好人,余下时间和精力去做值得自己做的事情,人生下半场我们就赢了! 一,不与烂事纠缠,去做有价值的事情。作家周国平曾经说过:“人生要有不较劲的智慧。”其实也就是说,我们要对一些事情学会放弃。
《天龙八部》中,天山童姥和李秋水为了无崖子争斗厮杀了一生,到后来才知道,原来无崖子爱的是小师妹。如果她们二人不是因为一生都在纠缠这份虚无缥缈的爱情,或许从碧玉年华到满头白发,她们会再遇良人,伴随着幸福,成就更高的造诣。 同样的道理,人到中年,光是应付那些突如其来的危机,就足以耗费我们的精力了。如果此时,我们还要因为一些流言蜚语,不相干的纠纷,婆媳矛盾,娘家“重男轻女”,等等各种“烂事”,去让我们自己纠结,痛苦,那就太不值了! 这并不代表让我们去逃避,而只是让我们学会放手,毫不犹豫地“断舍离”。因为,人的一生有太多的事情值得我们去做,去想,也有太多的事情,值得我们去开心,幸福。已经爬到人生的半山腰了,想要登到人生的顶峰,卸下包袱,轻装上阵,这无疑是最为明智的做法。 开心的事情有很多,不要让“烂事”阻拦我们的人生下半场! 二,不与烂人纠缠,去与自己进行谈判。村上春树曾经说过:“不是所有的鱼,都生活在同一片海洋。”的确,世界之大,无奇不有。人心隔肚皮,千奇百样。
而所谓“烂人”,我们大致可以总结为两种:一种是负能量的人,一种是道不同的人。 1,负能量的“烂人”。 说到这,我们可以首先回顾一下身边的人,思考一下哪些是正能量的人?哪些又是负能量的人呢?想必现在你应该是大体了解了吧? 人到中年,想要登峰,不能负重前行。负能量的人所传播的消极,暴戾,愤恨,等态度,都会影响我们的心情,以及对这个世界的看法。而正能量的人所传播的积极向上,开朗乐观的态度,则会使我们如释重负,轻装上阵。 国学大师季羡林曾经说过:“和一个骂你的人还嘴,接下来就是无休止的争辩,这是一个不好的开始。”
所以,与其与这种负能量的烂人去纠缠,不如远离她。毕竟,狗咬你一口,你总不能也去回咬狗一口吧? 2,道不同的“烂人”。 从“道不同,不相为谋”这句话来看,道不同的人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“烂人”。只是说,这种人无法成为我们人生后半场的朋友,无法结伴而行。 正所谓“酒逢知己千杯少,话不投机半句多。”道不同的人,只能成为阻力,而非助力。所以,他们也只能成为我们中年人的战场上,应该抛弃的“烂人”。 我们无法去改变他们的思想,但我们却可以秉持自己的心态,不与“烂人”纠缠,不受“烂人”影响。 三,不做烂好人,你的好心需要懂得人去理解。《厚黑处世之圣明策》中,就明确地告诉了我们:不能一味地去做好人,做好人要分情况。而所谓的“烂好人”,其实也是“滥好人”,就是那种不分情况,任何情况下都做好人的人。
人到中年,害怕离职和跳槽。所以,对上司的各种要求,同事的各种请求,都悉数接收了。今天买个咖啡,明天复印文件,等等琐事让我们慢慢地成为了办公室里的闲人。而实际上,没有一个老板会去养一个闲人。放弃了自己的分内工作,只做“烂好人”,只能被淘汰。你的好心,没人理解。 有“啃老族”,就有“啃小族”。如果父母能够理解我们的孝心,就不会在经济和生活上提出无休止的要求,而是会适可而止。相反,父母的一味无理索取,让我们的中年之路更加负重前行,倍感压力。我们的善良和孝心,并没有得到父母的理解。 所以,分清该做的和不该做的,及时止损,拒绝做“烂好人”。毕竟我们还是要前行,总归要生活。 人到中年,余生很贵,“烂人”“烂事”“烂好人”或许我们都会面对,我们无法改变这种生存格局,但我们却可以改变我们自己。 记住:赢得人生下半场才是重点!
|